#啾夫人的香港之旅
下午採訪旗袍收藏家後(對,放假不忘帶題目),晚上到旅館附近的海山樓晃晃,在高聳入天的建築中,感受人類的渺小,與體會香港人在居住空間的壓力。
其實海山樓是一個很有生命力的社區,即使入夜後,中庭內的商戶依然燈火通明,走進ㄇ字形的社區,一樓有飯館、藥局、髮廊、洗衣房與腳底按摩店,而走廊擺放各式長椅,讓社區居民除了自家窄室外,還能在天地間稍作歇息。
置身其中,抬眼所見皆是造型異中求同的四方盒子,細看其中,發現原本的結構應該屬於開放式露台,卻因為生活空間不足,全部被住戶以玻璃窗加蓋,成為在水泥叢林中渴求陽光的室內空間,整片大樓看上去彷彿堆疊積木,在牆面鑲上一個個小方塊。
這讓我想起了南機場社區,眼前這片建築也像南機場一樣宛如有機體,每個角落各自隨著使用年限不斷延長,順應生活型態長出不同面貌,形成人們心中的香港印象,也是香港特有的風景。
#前都發局記者魂爆發